|
2024 01-21 1.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案 【教学目标】 1.知识与技能: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,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琳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景响。太阳辐射的概念、来源、波长等只作一般了解;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是通过作用气候、地球电离层和兹场而发生的,主要包括磁暴、无线电短波通讯被干扰、极光和气候异常等。教材涉及太阳活动的概念、标志和周騏儒要明确,而太阳大气分层及对应太阳活动... 2024 01-21 1.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 【教学目标】 (一)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: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,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。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,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,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;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。 过程与方法: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,掌握用框图结... 2024 01-2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课 题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一 第 1 单元 第1课时 新课标要求 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“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,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。”本条课标内容的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,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,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;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,这也是根本... 2024 01-21 1.3 地球的历史 教案 【教学目标】 (一)知识与技能 1.理解“地质年代”和“界(代)”以及“化石”的概念及其划分的依据。 2.能够说出(写出)地球在距今不同地质年代的年份、地球的基本面貌、地壳运动情况及古生物情况。 (二)过程与方法 1.自主学习,主动探究。 2.读图分析,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。 (三)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... 2024 01-21 科幻电影《流浪地球》讲述了地球因太阳“氦闪”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。“流浪地球”计划分为三步:第一步,终止地球自转;第二步,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,借助木星引力,弹射出太阳系;第三步,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,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——比邻星。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。读图完成1~3题。 1.示意图中地球在A、B、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( ) A.... 2024 01-21 必修第一册自然地理题纲第一章第一节1,天体是指: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。星云、恒星(如太阳)、行星(如地球)、卫星(如月球)、彗星、流星体、星际物质等。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(如恒星、行星等)和人造天体(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、宇宙飞船等)。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:天体间相互吸引、相互绕转,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。可观测宇宙从总星系到地月系共4级,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到低。3.太阳系(1)太阳系的中心... 2024 01-15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识框架 考点讲析 考点一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(1)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。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,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、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。 (2)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。一般结合区域图、景观图、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,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... 2024 01-15 专题四 地质作用、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 知识框架 讲授过程 考点一、地质构造与地形、地貌 1.褶皱类型的判断及对应的构造地貌分析 (1)背斜与向斜的区分: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,常成为山岭;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,常成为山谷。最正确可靠的判断方法是看岩层的新老关系,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为背斜;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为向斜。 (2)特殊情况可能出现背斜成谷、向斜... 2024 01-15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知识框架 考点一 河流的水文、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.影响河流水文、水系特征的因素及其分析思路 (1)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 类型 雨水 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湖泊水 地 特点 一般补给集中,河水水位猛涨猛落,变化大 有季节性,水量变化大 补给均匀,有调节作... 2024 01-15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知识框架 考点讲解: 考点一、大气的受热过程 1.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。太阳辐射经大气的削弱作用(吸收、反射和散射)到达地面;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,再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;大气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,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。 2.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在... 2024 01-15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 考点: 1、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。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、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框架 一、时间计算 1.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方法 (1)根据两地经度(或时区)和其中一地地方时(或区时),求另一地地方时(或区时)。 ①相隔时区数=相隔经度/15°(四舍五入)。 ②某时区中央经线度数=时区数×... 2024 01-15 一、单选题(每题3分,共48分) 图1示意我国近二十年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,据此完成1-3题。 1.造成近二十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.老年人口比例增大 B.医疗技术停滞不前 C.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D.养老制度不断完善 2.据图1推测,未来可能得到蓬勃发展的有 ①商品住宅销售 ②小学课外培训 ③宠物陪伴经济 ④社区医疗服务 A.①②... |